全部 图书 报纸 期刊 专利 视频
栏目导航
  黄浦街道   (659)
  南京东路街道   (66)
  外滩街道   (66)
  五里桥街道   (109)
  半淞园路街道   (61)
  小东门街道   (47)
  豫园街道   (60)
  老西门街道   (48)
  瑞金二路街道   (83)
  淮海中路街道   (67)
  打浦桥街道   (52)
  黄浦文化   (2185)
  上海博物馆   (891)
  上海大剧院   (706)
  上海美术馆   (575)
  黄浦图书馆   (4)
  上海城市规划馆   (9)
  风景名胜   (12464)
  外滩   (2061)
  南京路   (1674)
  人民广场   (1309)
  淮海中路   (268)
  新天地   (2176)
  文化广场   (1987)
  思南公馆   (148)
  8号桥   (61)
  豫园   (1507)
  老码头   (531)
  田子坊   (457)
  南京路步行街   (163)
  福州路文化街   (13)
  北京路生产资料...   (5)
  上海老街   (69)
  云南南路美食街   (3)
  世博滨江   (31)
  金陵路商业街   (1)
  历史名人   (14457)
  高旭   (47)
  徐伯昕   (48)
  施维智   (21)
  龚澎   (356)
  鲁迅   (2176)
  黎锦晖   (279)
  蔡元培   (2176)
  郎静山   (340)
  胡政之   (108)
  董竹君   (111)
  黄自   (450)
  柏文蔚   (78)
  盛丕华   (27)
  徐婉珊   (4)
  越飞   (593)
  陶菊隐   (25)
  周祥生   (25)
  瞿白音   (36)
  袁振英   (96)
  袁牧之   (132)
  徐铸成   (179)
  柯灵   (351)
  潘梓年   (77)
  钱君匋   (308)
  赵朴初   (1561)
  林伯渠   (573)
  周璇   (1024)
  薛佛影   (11)
  柯庆施   (291)
  罗生特   (140)
  胡绳   (594)
  陶行知   (2177)
  莫非仙   (2)
  魏金斯基   (19)
  唐君远   (22)
  名人故居   (3757)
  韬奋故居   (7)
  周公馆   (164)
  周韬奋   (2)
  周恩来   (2176)
  李烈钧   (221)
  何香凝   (1187)
  公共文化讲座   (2631)
  公共文化讲座   (2631)
胡政之与《大公报》
作者:冯晓蔚  年份期号: 2014-第2期 刊名:档案天地 关键词:安福系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国民党 大公报 蒋介石 国际新闻 采访 张季鸾 吴鼎昌 总编辑 
描述:胡霖,字政之,1889年出生,解放前是我国著名的老报人和新闻机构的组织者。《大公报》自1902年6月17日在天津创刊,到1949年上海解放后发表《新生宣言》,共有47年的历史。胡政之曾两度担任该报经理或总经理兼总编辑或副总编辑,历时共27年。采访国际新闻的先驱清朝末年有一个到国外留学的热潮,去日本留学的人最多。1906年胡政之只有17岁就自费到
中国报人胡政之发现的人才
作者:蔡晓滨  年份期号: 2014-第12期 刊名:现代阅读 关键词:编辑记者 共生共存 中国现代史 报人 人才 《大公报》 
描述:如果说“大公报”三个字无法从中国现代史上抹去的话,那么“胡政之”三个字,就应该与“大公报”共生共存,传诸后世。胡政之对《大公报》的最重要贡献,是发现、提携、培养了一大批年轻的编辑记者。
胡政之申请“兑换”20万美元官价外汇动机辨析:兼议抗战胜利前后民营大报的发展渴望
作者:陈志强  年份期号: 2013-第5期 刊名: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关键词:20万美元官价外汇 兑换动机 民营大报 胡政之 
描述:新记《大公报》"不党、不卖、不私、不盲"的宗旨和言论自主、经济独立的办刊方针,在中国新闻史上享有很高的美誉度、公信力和影响力。但在抗战胜利前夕,胡政之主动向蒋介石申请"兑换"了20万美元的官价外汇。这一行为,与新记《大公报》一贯的宗旨相悖,事后也招致了诸多观点迥异的评价。在抗战节节胜利的背景下,民营大报意识到了即将迎来的发展契机,但同时也知道在与党营新闻业的竞争中必将处于不利的地位,于是为抢得先机而各显神通。新记《大公报》"兑换"官价外汇采购现代化的印刷设备,可以看作是胡政之谋划报社战后发展的重要而无奈的
民间事业与独立营业:浅论胡政之在《大公报》的办报新路径
作者:曾云霞 穆金富  年份期号: 2013-第2期 刊名:青年教育 关键词:《大公报》 胡政之 民间事业 独立营业 
描述:胡政之在主持《大公报》期间,在报纸经营、报纸编辑、品牌管理和人才管理方面取得了很大的影响,提出了新闻史事业是民间事业和独立经营的独特办报理念,这些对我们今天的媒介具有指导和借鉴的意义。
论“九一八”后胡政之的抗日宣传
作者:刘莉萍  年份期号: 2012-第1期 刊名:天津史志
描述:“九一八”,是中国人民心头永远抹不去的痛楚标志。作为《大公报》掌门人之一的胡政之,这个标志更是他心头的重负,有着非同寻常的意义,即:这个日子使他除了弥漫在心头的痛苦与愤恨之外,还有一份向国人乃至世界揭露日本侵略者、鼓舞人民斗志的责任。 本文旨在通过对“九一八”以后胡政之的一系列举措,探究他的爱国思想,以及他主持下的《大公报》等媒体在国难当头时刻发挥的振奋民心、保国图强的重要作用。 一、“九一八”事变发生后胡政之的主要活动与举措 1931年9月18日晚10时许,日军在沈阳皇姑屯制造了大爆炸,并以此为借口大举
胡政之的新闻职业伦理观及其实践
作者:陈志强  年份期号: 2011-第4期 刊名: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关键词:新闻职业观 不媚世俗 胡政之 不媚强梁 
描述:胡政之的新闻职业伦理观,在新闻报道方面具体表现为公开地获得新闻、真实地报道新闻,在新闻评论方面表现为"不媚强梁"和"不媚世俗",自主地发表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这些主张,集中反映了民国以后新闻界对新闻职业伦理的积极探索,也表明当时新闻界一部分优秀的从业者,已经能够自觉地在新闻实践中遵循新闻职业伦理的基本要求。
胡政之的“文人论政”思想对《大公报》的影响
作者:张湾  年份期号: 2011-第10期 刊名:新闻世界 关键词:文人论政 公共领域 胡政之 
描述:中国公共领域的发展一直和报纸休戚相关。20世纪三十年代的中国,因其所处战争环境,公共领域开始建设发展,这时期《大公报》发挥了重要作用,而胡政之的"文人论政"思想一直推动着《大公报》的发展,使之独具特色。
胡政之报业人力资源管理思想研究:兼论对中国传媒业人力资源管理问题的启示
作者:俞凡  年份期号: 2011-第2期 刊名:新闻界 关键词:人力资源管理 传媒业 胡政之 
描述:本文对当前学界在传媒业人力资源管理方面的成果进行了总结,并结合对著名报人胡政之成功的人力资源管理思想的分析,认为在制度保障和人性管理的基础上,坚持新闻事业性第一,并将这种理念化为全体员工共同的职业理想,是我国近代报人成功的人力资源管理经验,也对当前我国传媒业人力资源管理问题有所启示。
中国报人胡政之
作者:蔡晓滨  年份期号: 2011-第2期 刊名:中外书摘 关键词:编辑记者 市场竞争 共生共存 办报实践 中国现代史 报人 《大公报》 
描述:如果说“大公报”三个字无法从中国现代史上抹去的话,那么“胡政之”三个字,就应该与“大公报”共生共存,传诸后世。 胡政之对《大公报》的最重要贡献,是发现、提携、培养了一大批年轻的编辑记者,使《大公报》能在二十多年的办报实践和市场竞争巾,生机勃勃,长盛不衰。 胡政之亲自培养的年轻后生实在是太多了。如果一一道来,那将是一串很长的名单和极大的篇幅。择其要而述之,徐铸成、范长江、萧乾则各具特色,各有故事。 徐铸成早期在《大公报》的最为得意之作,是三下太原,搞清了冯玉祥的行踪之谜。 北伐胜利后,国内形成了蒋介石、冯玉
浅析胡政之办报“新路径”
作者:沈洋 杨飞  年份期号: 2010-第5期 刊名:新闻世界 关键词:新路径 胡政之 办报 
描述:胡政之在长达40年的报刊生涯中对《大公报》的贡献毋庸置疑。作为具有较大影响力的公众人物,胡政之与其他报人有很大区别,那就是他所提出的办报新路径。笔者试图分析他所摸索出的新路径的产生、发展和变化,希望能对报刊新闻改革有所启发。
上页 1 2 3 ... 6 7 8 下页
Rss订阅